一场午间突发的网络地震,让无数吃瓜群众措手不及。12点整,某知名八卦社群账号忽然抛出一枚深水炸弹:“独家爆料!糖心vlog博主‘小甜饼’去年曾以幕后策划身份深度参与‘唐心volg’项目,证据确凿!”一石激起千层浪,话题#糖心曾参与唐心volg#迅速冲上热搜榜首,阅读量半小时内破亿。

“唐心volg”是何方神圣?关注国内短视频圈层乱象的网友或许还有印象——去年一度引发巨大争议的“情感操控类”短视频账号矩阵。该系列账号以夸张剧情、煽动对立为内容核心,被多家媒体点名批评“宣扬扭曲价值观”,最终在今年初悄然消失于网络。而如今,以清新、治愈风格走红,坐拥800万粉丝的“糖心vlog”竟被曝与之有染,反差之大令人瞠目。
爆料帖中附有数张聊天记录截图与项目文档片段,显示一名ID与糖心早期账号一致的参与者曾在“唐心volg”内容策划群中活跃发言,就对白设计、情绪引爆点设置等提出具体建议。更引人注目的是一份标注“唐心volgs3脚本终版”的文档,修改记录中清晰显示了“小甜饼”的批注痕迹:“这里男方台词不够狠,建议加大情感打压强度”、“女主哭戏特写延长5秒,BGM换煽情版”。
一直以“正能量”、“反套路”人设吸粉的糖心,瞬间被架上舆论的火炉。粉丝群体迅速分裂:一部分人坚决“等官方回应”,认为截图可伪造、时间可篡改;另一部分人则翻出糖心去年停更两周的“巧合时间点”,直指其“早有蛛丝马迹”;更多路人涌入话题,调侃“果然vlog圈的‘治愈’都是生意”、“人设崩塌虽迟但到”。
糖心团队反应迅速,一小时内关闭了账号评论区,但并未发布任何官方声明。有粉丝发现,其最新一条vlog背景中曾出现的某小众咖啡杯,与“唐心volg”某一集道具高度相似——这被热心网友戏称为“咖啡杯定罪说”,进一步助推话题发酵。
随着事件持续升温,更多“考古党”加入战场。有人翻出糖心去年接受采访时的一段模糊发言:“做内容不能只有甜,适当呈现真实人性的复杂面,哪怕它有些‘暗黑’,反而是对观众的尊重。”当时被解读为“内容深度论”的这段话,如今被重新拎出,与“唐心volg”的价值观导向联系在一起,显得格外刺眼。
与此业界也开始讨论vlog博主与幕后内容生产的边界问题。一名MCN机构从业者匿名透露:“很多头部博主都会接私活做幕后策划,甚至用假名参与争议性项目‘赚快钱’。糖心被曝不算个例,只是这次锤太硬。”这番话间接佐证了爆料的可靠性,也让公众开始审视光鲜vlog背后的产业链阴影。
下午两点左右,事件出现戏剧性转折。一名自称前“唐心volg”剪辑师的账号发文,称糖心当时仅以“临时外包编剧”身份参与了三期脚本修改,对项目全貌并不知情,且曾因“内容过于负面”与团队发生争执后退出。该说法虽未得到糖心方确认,但为“洗白派”提供了新弹药,舆论战场陷入“实锤派”与“反转党”的拉锯。
截至目前,糖心本人仍保持沉默。其最新动态停留在昨日发布的日常vlog,画面中的她依然笑容甜美,喂猫、插花、做烘焙,与眼下这场风暴格格不入。有心理学者点评此事时表示:“观众常将vlog人物与现实人格混淆,事实上镜头前的‘治愈’未必等于镜头后的选择。
这事件或许能推动大家更理性看待博主的多面性。”
无论真相如何,这场午间爆料的余波注定将持续荡漾。它撕开了vlog行业人设与真实间的薄纱,也让每个内容消费者不禁思考:我们追逐的“治愈”,背后究竟有多少刻意设计的痕迹?糖心是否会彻底回应,又如何回应?所有人都在等待下一个“炸裂”瞬间。